
分享
成都有个“最牛空乘班”帅哥美女打堆堆空哥空姐羡煞人
来源:四川西南航空 作者:不详 时间:2011-12-12 浏览:

“川航招空乘:淘汰率达90%”、“南航海选空姐空少人数再创新高,淘汰率逾98%”、“名校硕士美女参选空姐”、“80:2空哥招考好残酷”……看看这一行行新闻标题,我们就不难想象:这年头,想当空姐空哥,竞争有多激烈!“的确,空乘招聘门槛很高、条件苛刻,最终入选者可谓百里挑一。然而,在成都有一所航空院校,仅2009级一个班,才上大二,就有28位帅哥靓女提前被各大航空公司录取为空中乘务员,另有多名学生被招聘条件不低于空乘岗位的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等单位录用。”昨日,知情人向媒体报料:成都惊现“最牛空乘班”!获此消息后,华西都市报记者立即着手调查了解,并走进当事学校——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进行了深入探访。
2009年入选南方航空公司的同学
“最牛空乘班”到底有多牛?
A
才上大二28位同学当上空哥空姐
“所谓‘最牛空乘班’只是坊间的一种传言,到底算不算‘最牛’,我们不能妄下结论!不过,我院2009级空乘2班确有很多优秀学生,从2010年底到现在,该班已有28位同学在国航、南航、海航、深航、川航等航空公司的招聘中过关斩将,当上了空哥空姐。”在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面对记者的求证,董事长助理刘老师解释说。
“到目前为止,我们班不仅有28人当上了空姐空哥,还有8位同学被人民大会堂管理局选中、2位同学被华为集团录用。”据2009级空乘2班班主任陆丹介绍,该班共有60位学生,现在只有10多人尚未敲定工作岗位,“这些同学要求比较高,他们的梦想就是要当空乘,有的因此而放弃了其他岗位,目前,这些同学已进入航空公司的复试,相信会有更多的同学当上空哥空姐。”
“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华为集团等先后多次来我院选拔优秀学生,招聘条件不亚于空乘岗位!”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就业处处长翟森林说,人民大会堂管理局的岗位招聘都要通过严格的考核和选拔,男生身高一般在1.77米至1.82米,女生身高则在1.66米至1.72米。此外,严格的政审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也是考核重点。“一个班有8位学生成功入选殊为不易!”
明星学子当选“形象大使”
想当空哥空姐,不仅要看相貌体型、身体素质、言行举止,外语水平、文艺特长、职业技能等也都是考核条件。不过,这些都难不倒“最牛空乘班”的同学们。
“女生刘晓瑜在新疆参加南航空乘选拔,4000多人参选,她进入了前50名,并被选为南航澳洲总动员形象大使,今年6月将参加在广州举行的南航空乘招募大汇总决赛。”在陆丹看来,选空姐,亲和力比漂亮更重要,亲和力无法量化,最直接的“指标”就是微笑,那些一眼看上去就有“眼缘”、让人感觉舒服的女孩,入选几率更大,“刘晓瑜就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女生,特长也比较突出,能歌善舞。”
“别看这些同学们现在挺风光,当初,他们的蓝天梦可是一波三折。”陆丹回顾说,2010年上半年,刘晓瑜曾先后面试过5家航空公司,最想去的那家航空公司,第一关就没过,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哭了。“晚上,我约她在学校操场聊天,她说‘没信心’。后来,在我和大家的鼓励下,她终于重拾勇气,圆了蓝天梦!”
“男生刘星面试过不下10次,屡屡受挫却从不放弃。空乘岗位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时,晚上别的同学都休息了,他还在空乘实训教室里一个人埋头演练。后来,他被几家航空公司相中,最后选择了首都航空。”
“正是对梦想的执着与坚持,让他们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把蓝天梦变成了‘真人秀‘!”陆丹说。
B
“最牛空乘班”为何这么牛?
帅哥美女都爱学习不成功才怪!
“空哥空姐都是帅哥美女,但并非凭一张漂亮的脸蛋就能当空乘!”陆丹说,两年的学习期间,2009级空乘2班的同学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只有把专业知识打牢,提高内在修养,才能增强竞争力,进而成功就业。“大家常把班费用来买书,阅读、交流。大部分同学都利用晚上和周末攻读本科课程,有些很快就能拿到本科文凭了。”
作为班主任,陆丹十分注重学生性格的培养,“宽容、感恩、开朗、坚强,这不仅是每位同学应该具备的性格品质,也成了空乘2班的一种班级文化。此外,我们还鼓励学生积极差参加社会实践和学校活动,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绅士淑女内外兼修不抢手都难!
“在我们这儿,就业很‘牛’的班远不止这一个!”据四川西南航空专修学院董事长魏全斌介绍,作为全国最大的民航空地勤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就业率达到了同类院校难以比拟的96%,对口就业率为90%。空乘、安检、机场VIP……在全国各大机场和航空公司,几乎都有西航学子的身影。
在毕业生就业难的大环境下,这股就业的“牛劲”从何而来?魏全斌说,学院建校短短7年,已形成了四大管理特色,即“军事化标准化管理;以日式礼仪训练为主,强化社交能力培养;强化理财能力锻炼;全员完善的就业服务”。“我们培养的是内外兼修的绅士和淑女,这样的人才,不抢手都难!”
对于“最牛空乘班”一说,魏全斌更多的是冷静:“在就业上,‘一个都不能少’、‘100%’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也只有到那时,‘最牛’二字,我们才当之无愧!”
华西都市报记者潘波